在计算机视觉项目中,我们经常需要将处理好的图像保存到本地文件中。在Python的OpenCV库中,有一个非常常用的函数imwrite()
可以实现这个功能。本文将详细介绍cv2.imwrite()
函数的用法及示例。
cv2.imwrite()函数的基本用法
cv2.imwrite()
函数的基本语法如下:
cv2.imwrite(filename, img, params)
- filename: 要保存的文件名,可以是路径加文件名的形式,如”result.jpg”,也可以是绝对路径。
- img: 要保存的图像数据,一般是用OpenCV库读取进来的图像数据。
- params: 可选参数,可以指定保存图片的质量等参数。
示例代码
下面是一个使用cv2.imwrite()
函数保存图像的示例代码:
import cv2
# 读取一张图像
img = cv2.imread('sample.jpg')
# 保存图像
cv2.imwrite('result.jpg', img)
print("图像保存成功!")
上述代码首先使用cv2.imread()
函数读取一张名为sample.jpg
的图像,然后使用cv2.imwrite()
函数将这张图像保存为result.jpg
。运行结果会显示”图像保存成功!”。
使用参数设置保存图片的质量
在imwrite()
函数中,我们可以通过参数params
来设置保存图片的质量。例如,可以通过cv2.IMWRITE_JPEG_QUALITY
来设置JPEG格式图片的质量。示例如下:
import cv2
# 读取一张图像
img = cv2.imread('sample.jpg')
# 保存图像,设置JPEG格式图片质量为90
cv2.imwrite('result.jpg', img, [cv2.IMWRITE_JPEG_QUALITY, 90])
print("图像保存成功!")
在上面的代码中,我们在调用imwrite()
函数时额外传入了一个参数[cv2.IMWRITE_JPEG_QUALITY, 90]
,这表示将JPEG格式图片的质量设置为90。运行结果会显示”图像保存成功!”。
总结
通过本文的介绍,你学会了如何使用Python的OpenCV库中的cv2.imwrite()
函数保存图像,并且了解了如何通过参数设置保存图片的质量。